尧舜小说网
尧舜小说网 > 君为依(重生) > 第3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节

 

她接了王家大娘子顾苑的花宴邀帖,特来吃席赏花。

顾苑是户部尚书的嫡女,所嫁之人是清流文臣王家的嫡长子,翰林院侍读王承益。

她不过二十五岁,却颇有些做媒做亲的热心肠,每逢春夏繁花盛开之季,便要在家中办几次花宴,让京都的名门贵女和世家子弟相看一场。

前世,方如逸就是在一次花宴上遇见的元轼,如今又来赴会,心里的打算却大不相同。

她理了理身上的织锦月华裙,这是她从元轼送来的衣裙里精心挑选出来的。

听闻织锦用的是三金七银的丝线,上了身有如霞光流彩,满京只有一家铺子能做,没点权势和银钱,就是想买一小块布料放在家中瞧瞧,都寻不到门路。

照理说,如此华贵的衣衫,自己这个已然定了亲的人,不该穿到相看宴上去,没得将其他世家女的风头夺走,叫别人讥她只知显摆。

可她今日,要的就是这个显摆。

她揉了回脖颈,满头的金簪银饰压下来,多少有些发酸。

外门上的接引小厮早就瞧见她了,却不知她是哪家的女儿,见她迈动步子朝大门口来,小厮赶紧上前一拜:“问姑娘安!姑娘可有邀帖?”

方如逸从袖中取出烫金的帖子,和自己的拜会名帖一道送上。小厮扫了一眼:“原来是昭武将军家的姑娘,快请进!”

方如逸点了点头,跟着一名下人缓步入院。

不多时,那下人奔了出来,问方才的接引小厮道:“这姑娘是谁家的?怎么连个侍女、车架都没有,莫不是自己走着来的吧?”

接引小厮把名帖甩给他,嘴角一歪:“就是那个穷酸的。”

“方将军家的?不对啊,这才几日,她怎么穿金戴银了?”

“你瞧那身料子,能是她家买得起的么?听说梁王往方家送了不少礼,她今日身上穿的,头上戴的,多半就是梁王给的。否则,就凭她自己,呵!”

下人恍然大悟:“你别说,这方姑娘的脸虽然长得美,可穿衣打扮还是那等没见过世面的样,浑身小家子气。”

“可不是么,谁家姑娘会在头上插那么多的金银簪子?没见识就是没见识……”

“哎何姑娘的车架来了!”

接引小厮扭头望门前一看,果然见着一架双扇红柚马车从巷口驶来,车厢四角挂着描金的鸿运带。

他忙端出笑脸,三两步奔过去,躬着腰等那马车停稳。

车厢门一开,杜梅先从里面出来,跳下车把邀帖递给他。小厮接在手中,讨好似的连道了几声“问何姑娘安”。

何龄穿了身时新的银绯滚边褶裙,发间簪着翡翠金钗,并一支宝珠璎珞步摇,才刚露面,眼角先带了三分笑。

她搭了杜梅的手下车,立在王宅前微微点头:“听闻王家素来持正,是文官中的清流。今日一见,竟连守门的小哥也端方得很。”

站在一旁的小厮喜笑颜开,忙引她进门,直把她送到前院才拱手离开。

前院摆了数不清的盆景,先头到的世家贵女们“姐姐妹妹”地叫着,挽了手赏花看景。

何龄对盆景无甚兴趣,带了杜梅往正堂的席面上去:“王家的药膳在京都也是有些名声的,今日你既来了,就留些心,回去后做几个我爱吃的……”

没等进堂,她却脚步一顿。

一名珠翠满头的女子背对着她,站在正堂门口的大方桌旁,身形瞧着有些眼熟。

“方姑娘?”她出声试探。

那女子转过身来,果然是方如逸。

何龄含笑上前,施施然行了一礼:“几日未见,方姑娘越发明丽动人了。”

方如逸回礼道:“原来是何姑娘,我记得前两日在顾家的花宴上见过你,没想到今日又在此处相逢,真是有缘。”

何龄眼底闪过一丝惊讶。

那日在顾家时,她被几个贵女讥得满脸通红,咬着唇独自坐在一旁,席面未散便走了。这才过了几天,她居然跟个没事人似的又来了,一开口还把话说得如此圆满。

看来和梁王结亲,给了她不少底气。

想到这一层,何龄心里浮了些恼怒,面上却笑得越发和善:“是呢,原来我同方姑娘这般有缘。对了,方姑娘刚才在看什么?”

方如逸指着面前那张大方桌,上面垒了高塔似的糖食,被印着“定胜”字样的果子围在中央:

“我在漠北时,但凡开宴,大家就把熟羊肉往大桌子上一摆,谁想吃,便自己拿刀去割上一块。如今京都的花宴,竟也如此自在,把糖食果子放在长桌上,叫人随吃随拿。”

何龄心中暗笑,这土包子还真没见过世面,连吃看桌席都不晓得。

“方姑娘,那你可瞧上什么喜欢的果子?”

“这定胜糕看着不错。”

方如逸说着便要伸手去拿一块,何龄忙拉住她,掩面笑道:“方姑娘快别如此!这是‘吃看桌席’,上面的糖食果子是摆来给人看的,不能吃。”

说话间,七八名世家女围了来。

她们早就听说这漠北来的方如逸,比那等小家碧玉都还没见识,今日得遇一回,定要好好开眼,回去说给姐妹婆姨们听。

茶余饭后,总要有些笑谈不是。

“高顶方糖,定胜簇盘,方姑娘在漠北没见过这个?”定远将军陈殊嫡女陈织吟,穿了身绿萝裙衫,慢悠悠道。

方如逸脸上腾了老大的惊讶:“原来这些糖饼果子不是给我们吃的?”

“这是‘看物’,装点席面用的,我们怎可吃这些。”

方如逸轻叹一声,满脸可惜:“这么好的点心,居然只是摆着给人看,真是浪费。”

围在一旁的世家女们笑得捂了嘴,嘲讽的眼神乱飞了一阵。

何龄暗自得意,正要开口装个好人,却听方如逸道:“看来以后我得多在各家的花宴上走动走动,长长世面。毕竟我马上就要嫁进梁王府了,以后自然要替梁王操办席面花宴,多学一些也是好的。”

何龄脸色一僵,捏紧了帕子,极力扯了扯嘴角:“都忘了方姑娘是未过门的梁王妃了,京都的花宴有大有小,你可有得学呢。”

“何姑娘,这都还没过门,怎的就叫上梁王妃了?”陈织吟皱着眉道。“方姑娘,你从小在漠北长大,没见过几回花宴,便是眼下紧赶慢赶地学上一回,只怕也不过是依样画葫芦,装不了真章。”

方如逸抬手拢了拢鬓发:“话虽如此,可将来我毕竟要做梁王正妃,就算只是画出个依样的葫芦,多少也能充充场面。”

陈织吟侧过身,翻了个白眼:“方姑娘对这桩亲事甚是满意吧?这几日但凡去参加花宴,总要提上一嘴,生怕别人不知你要嫁进梁王府。”

方如逸笑得团圆:“圣上赐婚,我心里自然是一万个满意。王爷待我也很好,今日这身织锦月华裙,就是王爷所赠。还有步摇和簪子,满满地摆了一院子,我只戴了几个出来。”

何龄的脸色有些绷不住,别了头不言语。

陈织吟却忽地转过身来,冷冷道:“方姑娘,你说笑呢?瞧瞧你这插了满头的钗子,连头发都看不见了,这能算是几个?”

方如逸摸了摸步摇上的流苏,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今日真只簪了几个,若想把它们一一戴过,怕是得去上十几二十个花宴才行呢!”

--------------------

明代设宴有个叫“吃看大桌面”,是宴请的排场,非常辉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