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节
肚子心里就有无比的期待。
在燕京的几天时间,宋援朝一直忙忙碌碌的,直到第三天上午开着车把罗琳母子从医院接回家才缓下一口气。
第四天的下午,吃过午饭后宋援朝陪着林燕在花园里散步,再过三小时他就要赶往火车站了,傍晚的火车,在火车上睡一觉明天清晨就能抵达金陵,然后就得直接去单位上班。
“我考虑好了……”聊着天,林燕突然说了一句。
“考虑好什么了?”宋援朝一愣。
“你昨天提的事呀,就是我爸让你和我商量的事。”
宋援朝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事。
“等明年过了春节我就和妈一起南下吧,到时候去金陵或者沪海都可以,具体的工作调动申请等生完孩子我就向组织打报告,你觉得怎么样?”
“当然可以啊!”宋援朝心里很高兴,林燕能带着孩子一起南下是自己求之不得的,这样一来自己一家人就能在一起了。无论是在金陵或者去沪海对于宋援朝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毕竟从金陵到沪海可比到燕京方便多了,再加上沪海那边还有自己的房子,住着也舒服许多。
“不过,这样的话有些委屈你了。”宋援朝摸着林燕的头发说道,林燕在单位的工作很是不错,随着正式毕业后,她现在正受单位的重用,如果不是因为林燕现在怀着孩子,说不定单位已经给她挑重担了。
如果去地方,先不说级别,一切工作环境都要重新熟悉起来,而且地方的进步也不像燕京部委这么有优势,哪怕在沪海也是有不及的。
宋援朝知道林燕是一个很有想法也希望做出一番事业的女人,但为了家庭她却依然放弃了自己的事业,转而以家庭和孩子为重。对此宋援朝心里很是感动,也有些为林燕惋惜。
“这有什么,家和才能万事兴嘛,我们可是一家人,再说马上就有自己的孩子了,我可不想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和父母分离,我前几天看了一本书,书上就这么写的,说只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才能更好更健康的成长,你说呢?”
宋援朝在林燕额头上亲了下,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她的感激。
两人说着话,林燕突然问宋援朝说记得宋援朝以前爱写日记,怎么现在几乎看不见他写日记了?
宋援朝听到这个问题神色有些恍惚,他脑海中闪过了前世的画面,是啊!自己已经不知道多少时间没写日记了,那本日记最后还是从大西北回沪海的时候写的,自回来后他就再也没写。
“日记记录的是自己的回忆,是对未来的憧憬,是对美好的期望……”宋援朝的目光望着远方,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上一世,他低头看着林燕,眼中的柔情爱意如此浓烈:“当你不在我的身边,我只能用它来倾诉内心,可现在你就是我的日记,我们共同在生活和走向未来的道路上了。既然这样,为什么还需要继续用日记本呢?每当看到你,一切的记录都已经刻画在了彼此的心里,不是么?”
宋援朝伸手把林燕揽在怀里,林燕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脑袋轻轻靠在宋援朝的肩膀上,两人都没说话,因为他们知道短暂的重聚很快就要结束了,接下来又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分离。
这最后一点时间,他们想就这样静静呆着,感受着彼此双方身上熟悉的气息,和这种宁静和温馨。
熟悉的陌生人
一夜的火车,宋援朝抵达金陵后直接就去了一分厂,离开的几天时间他一直牵挂着厂子里的情况,现在的联系实在是太不方便了,宋援朝很是怀念二十一世纪后那种便捷的联系和信息传递。
想到这他不由得想起了电讯的发展,又联想到了李叔的设计和即将到来的国内电讯大变革。
今年年初的时候,宋援朝从李叔那边拿到了关于出入中续器的设计资料,整理之后就让秦正国帮忙在香江找寻专业人士对其中的技术应用进行评估,同时开始筹备。
前些时候,秦正国给宋援朝打来电话,他告诉宋援朝评估结果出来了,李叔的设计非常不错,根据专业人士的判断,虽然这些设计相比国际先进的技术有一定差距,但从技术角度来看更简单可靠,而且对于目前国内市场很具有实用性。
对此,宋援朝果断让秦正国以盛华公司的名义在鹏城成立了一个盛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由香江盛华总部和海外投资公司进行控股,作为全资的外资企业在鹏城落户。
这家公司成立后,又在下面成立了一家研究所和电子厂。目前研究所还在筹备过程中,秦正国正在香江和内地到处挖人,至于电子厂直接收购了一家香江小型企业和服装厂一样拆迁至鹏城园区,目前以普通电话机产品和半导体组装为主,先开展这部分的业务,等时机成熟后直接再上马出入中续器和程控交换器项目。
李叔那边宋援朝已经让李大琪去沟通了,作为一个高级工程师,又是专业的技术人员,李叔在单位并不被重用,相反还受到了多次排挤。
与其继续留在电子厂受气倒不如去盛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工作,宋援朝直接给李叔开出了极为优厚的条件,对此李叔目前还在犹豫过程,但宋援朝相信李叔一定会接受的,先不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和李大琪身为盛华股东的身份,仅仅能在盛华施展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在老单位继续这样庸庸碌碌无所事事,无法展现抱负这点就无法抗拒,以自己对李叔的了解,他最终肯定会作出正确的抉择。
宋援朝很期盼电子公司能够在这方面早日拿出成品填补国内空白,从而借着电讯发展的机遇迅速占领市场,从而快速壮大起来。
服装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础的轻工业类,在改革开放初期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最适合也是最容易发展起来的。
宋援朝非常明白这点,所以他很清楚目前盛华公司繁荣的背后所隐藏的各种隐患。
服装业包括整个纺织品行业在整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的确红极一时,可当随着时间迈向九十年代中后期,这个行业不可避免地萧条下去。
萧条的原因有许多,比如贸易战,西方进口大国对我国纺织品的限制和关税壁垒等等,更重要的是这个行业进入的门槛实在太低了,凡是有点能力和资金的人都能干,全国上下类似的工厂遍地开花,其他的不用说仅仅是离沪海不远的通州地区,小小的一个县级市在二十世纪末居然拥有上千家大大小小和纺织品有关的各类工厂,如果放到全国范围这数量更是庞大。
看见一个行业火红,大家一股脑全涌进去,然后为了拿到订单拼命无序竞争,自己和自己人先打了个头破血流,弄得利润直线下降。
许多行业就是这样给折腾死的,服装(纺织品)行业就是如此。
低门槛的产业竞争力不强,这点宋援朝很清楚,盛华公司在目前初期或许可以用这种方式快速积累,从而完成短时间的壮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不断变化,这些产业必然会走向夕阳。
宋援朝成立电子公司的目的一方面是他前世的时候就是搞这行的,很清楚国内电讯行业的发展变化,二来也是想借这个方式让盛华有提前转行的打算,根据宋援朝的计划,目前盛华的主业依旧是服装(纺织)行业,毕竟这个行业在现在属于“现金奶牛”的存在,能够为盛华集团提供大量的资金储备,同时也能解决鹏城地方投资和工作岗位需求。
不过这个行业宋援朝没打算长做,最多干到九十年代初期就打算出手,把手里的这些相关产业给卖掉。以九十年代初期的市场来看,进入这行的人太多了,正是卖高价的最好机会,而到哪时候,宋援朝其他产业经过几年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