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小说网
尧舜小说网 > 戴高山文集 > 正看隋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正看隋炀帝

 

年下诏曰:“先师尼父,圣德在躬,诞发天纵之姿,宪章文武之道;命世膺期,蕴兹素王。而颓山之叹,忽逾于千祀;盛德之美,不在于百代。永惟懿范,宜有优崇。可立孔子后为绍圣侯,有司求其苗裔,录以申上。”

由此,隋炀帝再次奠定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的传承和发展地位。

5。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这是隋炀帝在西巡时所做的饮马长城窟行,其时的军旅生活肃肃秋风。“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写出他的雄心和为国忧虑;“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写出路途的艰辛;“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写出军威雄壮;“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写出所到之处,四方来朝;“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写出渴望天下太平的心愿!

此诗一出,立马成为千古名篇。后代文人对他诗篇的评价极高:“通首气体强大,颇有魏武之风。”“混一南北,炀帝之才,实高群下。”“隋炀帝起敝,风骨凝然。隋炀帝从华得素,譬诸红艳丛中,清标自出。隋炀帝一洗颓风,力标本素。古道于此复存。”

纵观后人评价,亦可见得在才学方面,隋炀帝之风大开先河!隋炀帝自幼聪慧,并从二十岁起名满天下。由于少年好学,喜欢诗文,故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留下重大的一笔。但他生为亡国之君,死为无魂之鬼。后人对他的才慧,知之甚少,多为贬斥。这里,我们再例举一首诗春江花月夜其一,与大家分享。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唐代诗人张若虚写过名篇春江花月夜,但隋炀帝在张若虚之前,就写有春江花月夜了。此诗题原为陈后主所创,但原词失传,隋炀帝曾以此题作曲。

从隋炀帝的春江花月夜可以看出,其诗歌风格丽而不艳,柔而不淫,大有正言之风,雅语之气。他借题生义,一扫艳媚。

黄昏,他远眺长江之岸,看到暮霭沉沉,水波不兴,春花齐放。是夜,他目睹春潮波生,听江水滔滔。月在江波中慢慢消隐去了,星星却在激荡的潮水又被带出来。

他的创作并非像某些文献所载“词无淫荡”而是像隋书文学传序所载:“并存雅体,归于典制”可见隋炀帝所写的诗并不浓艳,而是雅味正声。

6。

由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使然,一个失败的霸主,一个亡国之君,有人把他和商纣、秦始皇并列为中国三大暴君。他的功绩因此在人们的谩骂声和传说中,不被记忆,慢慢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然而奇怪的是,正是因为他和秦始王这样的暴君,才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千古永恒的长城和运河,我们为此不甚理解。

由于隋炀帝高估了自己的个人能力和国家实力,穷兵黩武,过份劳民伤财,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知名亡国暴君。对于中国历史来说,那是一段不公平评说;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那是一种不公平的偏见!往往,我们无法客观地去评估一个历史人物,只能根据其最终的成败而下定论,是不是因为我们受到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太深。

无可否认,隋炀帝的政治眼光、军事谋略、扩张野心、文学才气以及对中国所做的事业,相对于汉武帝、唐太宗、明成祖来说,并不逊色多少。但他的治国纲领和国民基础,却远远没有这几个皇帝实力雄厚,这也是他最终亡国的原因。由于政治因素而导致民心失散,最终亡国的隋炀帝,后来一直是天下君王引以为戒的历史标本。

不管怎么说,人们把他挖掘大运河的业绩,归入到他为了个人的私欲而三下江南小事,这显然是太过于简单的平民思想。而他千辛万苦,用整整半年的时间西巡张掖,古人并没说他什么。但今人是否也可以认为,那他是一时冲动和冒险呢?

今天,当我们把真正事实摆放在桌面上时,或许还有许多人觉得他依然是一个荒淫无度的皇帝!是的,历史的可怕是因为他最后完全失败了,成为一个亡国之君,只占据不到20-30平方米的墓地。做为一个帝王,他的墓甚至无法享受到“陵”的称谓!

事实上,他不是一个小气而自私的帝王,在他的身后,留下太多太多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