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小说网
尧舜小说网 > 别叫我歌神 > 第162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22节

 

这是谷小白演唱的第二首柳拜乐队的歌曲。

但是,恐怕真的没有什么歌曲,比这首歌,更能代表谷小白的态度了。

《别装傻了美国佬》这首歌,写在苏联解体之前,第一次演唱是在柳拜乐队的演唱会上。

而非常讽刺的是,在唱完了这首歌之后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苏联就解体了。

这首歌正式出现在柳拜乐队的专辑里时,已经是苏联解体之后了。

但一直到现在,这首歌依然是柳拜乐队最受欢迎的歌曲,和之前谷小白所翻唱过的那首《骏马》一样,每次演唱往往都会变成全场大合唱。

从这点上来说,不论是苏联还是俄罗斯,他们的喜好都是相通的。

那就是,真的不喜欢美国。

那时候的柳拜乐队,主唱大叔尼科拉·拉斯托尔古耶夫还身穿着类似军装的制服马裤,而现在的主唱大叔,却只能用西装革履来示人了。

而好巧不巧的是,谷小白也真的很不喜欢美国。

科图特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先预购专辑,而是先点下了先导曲《别装傻了,美国佬》的这首歌。

点下之后,他的手机黑屏了,然后一个视频自动弹了出来。

原来,这不是一首歌,而是一个v!

画面变成了一个录音棚。

录音棚的四面墙壁及顶部,都是格外复杂的录音棚构造及吸音材料,但面积却非常大,简直就像是一个小演出厅。

这么奢侈的录音棚,足以让许多人羡慕的流口水。

录音棚里,有七八个年轻人或站或坐。

谷小白坐在后面的架子鼓旁边,道:“那我们开始?”

“开始吧!”

镜头转向了一个小胖子,他捧着一把巴扬手风琴,双手按下了右侧的键钮。

极具金属质感的音色响起。

巴扬手风琴是键钮式的手风琴,和键盘式手风琴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右手的按键不是键盘,而是一个个圆形的按钮。

这些按钮密集排列,可以让演奏者更容易演奏多个音域的音乐,使演奏难度大幅降低。

巴扬是俄罗斯最具特色的乐器之一,只要巴扬手风琴响起,大家就会下意识地想到俄罗斯。

此时这个小胖子有些紧张地演奏着巴扬手风琴,一连串非常漂亮的下滑音之后,巴扬手风琴一顿,镜头一转,给了吉他手。

付文耀的电吉他声响起,同时,谷小白的鼓也随之响起。

而此时,镜头也随之一转,五个身穿红蓝二色,鸿烈安保制服的背影,出现在了画面里。

他们穿上了红蓝涂装的背负式飞行器。

简单的两个小节的电吉他声之后,巴扬手风琴的声音再次响起,画面又切换回来了录音棚里,付文耀一抬头,看向了对面的小胖子。

小胖子的手风琴再次响起,一连串漂亮的自由低音。

然后电吉他再次接过去。

画面又切换回了鸿烈安保那边,这次的画面,已经变成了五名站在飞剑上的身影。

鸿烈安保!

看着那身穿背负式飞行器,站在飞剑上的身影,科图特觉得自己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好羡慕!

呜呜呜,这首歌的v,果然又是飞剑和背负式飞行器的硬广吗?

不过,如果我们真的购买了这种飞行器,恐怕就不需要羡慕了吧。

说不定我也可以体验一把乘坐飞剑飞行的快感?

毕竟从目前的公开消息来看,飞剑这种飞行器,飞行是高度智能化的,对驾驶员本身的要求比较低。

一名鸿烈安保的安保人员,曾经在自己的自媒体上吐槽,驾驭飞剑不像是开飞机,更像是骑摩托。

更危险,但更直觉,凭借自身的姿态控制来控制飞剑。

科图特正流着口水,画面又转回了录音棚,当画面再次切换回去时,前方已经出现了一架湾流飞机。

“咦……等等……”看到那架湾流飞机,大家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就在此时,画面又切换回了录音棚里,谷小白打着鼓,脑袋侧向抬起,对准了悬挂在头上一侧的麦克风,开唱:

“heвaлrnдypaka,Аpnka,

别再装傻了,美国佬……”

旁边,其他所有人跟着大声唱:“Аpnka(美国佬)!”

现场有谷小白在莫大航院的同伴,也有阿历克赛的工友,有男有女,有人是唱出来的,有人是大声喊出来的,临场感十足。

听得大家情不自禁眉毛挑起,似乎要跟着一起喊出来才爽。

别装傻了,美国佬!

谷小白唱:“Вotteвaлehkn,p3heшьhe6ocь。

送你些毛靴别再冻僵了……

Чto6npь,чtoАлrckaдвa6epeгa

西伯利亚隔海连着阿拉斯加……”

然后,大家一起唱:

“Бahr,вoдka,гapohьn лocь

大澡堂子,伏特加,手风琴还有大马哈鱼……”

第一遍。

电吉他重复,大家继续唱:

“Бahr,вoдka,гapohьn лocь

大澡堂子,伏特加,手风琴还有大马哈鱼……”

第二遍。

这一遍声音更大了一点,大家的情绪更饱满了一点。

本来有些拘谨的几个人,唱完这一句,已经基本上放开了,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然后哈哈哈大笑。

还有一个俄罗斯小哥,拿出来一个酒瓶,吱儿一声,喝了一口。

画面又是一转,转到了外景。

五把飞剑,已经飞到了湾流飞机的上方。

然后其中一把飞剑上,一名空战队员突然一个翻身,嘭一声落在了下方的湾流飞机上。

他的脚下“咔嚓”一声,似乎吸附在了湾流飞机的外壳上。

然后他像是蜘蛛侠一样,在湾流飞机的外壳上向前爬了几步。

在他爬过的地方,湾流飞机那铝锂合金的外壳上,留下了一个个的坑洞,看得人暗暗咋舌。

他的手脚上,是什么材质的吸附装置?原来并不是利用磁力或者气压之类的,而是真正的物理“吸附”!

坚硬而高强度的铝锂合金,在它的面前,就像是软木一样。

因为他的存在,改变了湾流飞机外壳的风阻,整个飞机似乎都发出了轻微的震动,但他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

这种全身覆盖的背负式飞行器,不但是一种飞行器,显然还是一种辅助动力外骨骼,否则普通人是不可能在这种速度下,攀爬在飞机的外壳上的。

然后,这名安保人员爬到了湾流飞机的一个舷窗上探头向里看了一眼。

里面有四五个男人。

其中一个人双手戴着手铐,侧脸肿了一块,有些萎靡地缩在座位上。

正是林科!

“卧槽!”这一刻,科图特才确认了这一点。

这哪里是什么v,这是真正的营救视频!

那名安保人员确认了目标之后,把一个摄像头吸附到了舷窗上,然后收头回来。

过了一会儿,他就在多个舷窗上都安装了摄像头,多角度拍摄到了舷窗内的画面。

林科坐在飞机的中部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