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
,重谢就不必了,她微笑着摇了摇头,“举手之劳。不是我,别人也会救的。”
此时一位护士要进病房,她赶忙让了路,接着道,“老人家既然没事,那我就放心了。先生再见。”梁琇觉得能做的她都已经做了,老太太没有遇险,也安全回到了家。她就没必要再逗留了。
屈以申向梁琇颔首致意。
刚走了两步,梁琇便突然停住,拍了下脑门,又走了回来。她把果篮递给了屈以申,“先生,这个果篮送给老人家。”
屈以申刚想婉拒,便听梁琇认真道,“主要是……这个红色包装纸上的‘永安’两个字。平安顺遂,看起来喜庆又吉利。这是我送给老人家的,你带回去,她看到也会开心的,好起来会更快。”
屈以申一看这包装纸,愣了一下,似有犹豫,还是道了谢,“那多谢梁小姐了。”
听到这话,身边的男子赶忙从梁琇手里接过果篮。
“您客气。”说完,梁琇就转身离开了。
她是第一次来仁济医院,所以上上下下把医院的每层都看了一遍。等出了楼往外走时,碰巧发现那位屈先生也才刚出门,走在她的前面,只是没有发现她。
他径直走向了一辆停在路边的车,看起来是专门在等他的。关门前,梁琇无意间看到车里有个人,坐姿扭曲怪异,目光阴鸷,不知正看向何方。
秦定邦笑了,“梁老师不愿给我一点指教?”
梁琇现在不管过不过来上课,都会提前跟秦家说一声,防备像年初那次,让秦家人跟着担心。这一日是周日,梁琇时间安排得开,秦家的两个孩子也都在家。她头天就打来电话,会按照原计划来秦家给姑侄俩上课。
秦定邦没出去忙。
客厅一侧的“小课堂”里,一大两小三个人,正围着一张大桌子,上面摆满了书和文具。梁琇讲得认真细致,秦安郡一边听着,问着,有时还在小本子上写写画画。秦则新捧着脸,虽然很多东西都听不懂,也一点不耽误听得津津有味,像个捧场叫好的小票友。
现在秦安郡早都能去学校上学了,梁琇挺久以前就主动要求把来秦家上课的次数,从一周两次,变成一周一次。可即便这样,有时候还要请假。所以她每次过来,孩子们都分外激动。
秦定邦默默地陪在母亲身边。池沐芳偶尔会和他聊几句。她看报纸时,秦定邦则安静地望向窗外,不做声。
两个孩子曾经说,他没听过梁小姐的课,“好遗憾啊”。他现在也算是在听了吧。虽然听不全,但仅凭入耳的只言片语,就足够判断真是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他转头望了一眼,梁琇正背对着他的方向,后背坐得笔直。
秦定邦端起茶杯,在手里轻轻晃了晃——人有时虽然傻点,但课讲的是真不错。
上午课补完,秦家盛情留梁琇吃饭。梁琇推脱无果,就留下跟着吃顿便饭。张妈本来给梁琇盛了碗米饭,都要放过去了,秦定邦伸手把碗接过来放在自己面前,转手拿了个馒头给梁琇递过去。
张妈不解,以为自己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正疑惑间,池沐芳笑着说了句,“梁小姐胃不好,米饭伤胃,馒头养胃。”
“太太,我晓得了。”张妈欠身道。
吃完午饭,梁琇留着稍微坐了会儿,就起身告辞。
池沐芳望向了秦定邦,秦定邦也跟着起身,看了眼母亲,“我送一下。”
“不必了,已经够打扰的了。”梁琇婉拒。
秦定邦并未理会,陪她一同出了屋。
自从上次巷子里遇险,梁琇和秦定邦也算共同经历了一次生死。后来秦定邦再送梁琇回家,她就不那么排斥了。几个月过去,她觉得,秦定邦多少可以算做她在上海的一个……比较熟?还不到,有些熟吧,有些熟的一个人。
二人走在花园里,“你要去哪?”秦定邦问道。
梁琇想了想,“去大马路。”
秦定邦抬头看了看天,“我送你去。”
梁琇只以为秦定邦是出于礼节把她送出秦宅,没承想是要送到目的地,“不用这么麻烦的,我自己坐黄包车就好。”
“我顺路。”秦定邦没再多说,直接走向车,打开后车门。
梁琇无奈,坐了进去。
梁琇是过去买点茶叶,她那里茶没了。
茶是不夜侯,前段时间她白天事太多,没时间写稿子。到晚上有了灵感,趁脑子里的火花没灭掉,会伏案写一点。每到这时,茶叶就派上了用场,提神很管用。现在茶叶罐子见了底,该补点了。
大马路的鸿泰茶号,是一家很有名的茶叶店。这里不光有各种名贵茶叶,也有老百姓喝得起的平价茶叶。
梁琇以为秦定邦把她在店门口放下后就走了,结果前后脚也跟着她进了茶号。她回头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
她经常在这里买茶叶,一次只买一点,喝完再来买。
“小姐,来啦?”小伙计对梁琇有印象,笑脸相迎。
“这次要不要尝尝别的茶?”小伙计拿起小秤盘。
“不用了,还是龙井,最普通的就行。”梁琇道。
“好嘞,多少?”小伙计走向身边一个装茶叶的大袋子。
“二两。”她每次就买二两,再多了也舍不得钱。
小伙计刚要称茶叶,秦定邦开了口,“你这里好红茶在哪?”
小伙计看向这位一打眼就知不凡的男子,连忙往架子上比了两下,“在这里,先生您稍等。我先给这位小姐的称完。”
秦定邦顺着小伙计比划的方向望去,“我和她是一起的,这份龙井不要了。有祁红的话,给我换一份上好的祁红。”